【绍兴在线 车险索赔】4月7日,随着小米汽车的热销与交付,新能源车险价格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近几年,新能源凭借高性价比征服了不少消费者,但往往车主还沉浸在喜提新车的幸福中时,远超油车费用的保险账单犹如“保险刺客”,给不少车主来了个“暴击”。
消费者苦新能源车险久矣,险企的生意也不好做,从险企发布的年报数据来看,新能源车险对于多数保险公司而言盈利情况仍难言乐观,多数都在盈亏平衡临界点挣扎。
两头都“喊冤”,问题出在哪里?
比油车贵了多少?
以热度最高的小米SU7为例,根据公开信息,目前小米官方平台为这款车型提供了基础版和尊享版两种保险方案。
其中,基础版保费为6638.29元,包含了交强险(950元)、商业险(5500.29元)以及驾乘意外险(188元)。尊享版保费为7035.95元,差别主要在第三者责任险等项目的保额上,尊享版方案的第三者责任险保额由200万升级到了300万元。
不同地区保费价格有所差异,但基本在6000元左右-9000元左右浮动。这个价格不算便宜,已经和50多万油车的保费接近。
不过小米SU7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个例,新能源车的保费高于燃油车是行业内不争的事实。有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险的车均保费约为4000元,而传统商业车险车均保费约为2200元,前者约为后者的1.8倍。
和讯商业咨询了位于北京的极氪、小鹏、特斯拉、比亚迪4s店后发现,20万左右的新能源汽车的首年保费基本在5000元至6000元之间。同险种情况下,目前市场上同价位的燃油车首年保费基本在4000元左右。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的保险费用贵了千元左右。
即便是以高性价比著称的比亚迪电车,其首年保费也并不低廉。以比亚迪汉EV为例,其首年保费通常在5000至7500元之间浮动,具体费用会根据车辆的配置、所选择的保险公司以及保险方案而有所差异。相比之下,同等级别的传统燃油车,其保险价格普遍要比新能源汽车便宜近一半
除了首年保费偏高的问题,新能源车主在续保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越来越多的车主反馈称,他们在尝试为车辆续保时,不仅遭遇了保费的上涨,甚至有时会被保险公司直接拒保。
有威马车主称,在为自己的车辆续保时,被保险公司以车型限制为由拒绝继续提供车险服务。即使车主在首年未出险,也可能会因为其他因素被多家公司拒保。例如,有不少车主因为一年的行驶里程超过2万公里而被多家保险公司拒之门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保险公司对网约车综合评分时,甚至把经常出险的车型也列为不利评分因素,也就是说,车主个人出险不多,但因为车型问题,也有可能续不上商业险。总之,尽管消费者已经支付了相对较高的保险费用,但保险公司仍认为新能源车险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一个商业化的市场,消费者愿意出钱买保险却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接单或者保费翻倍,是否说明了市场的部分堵点没有被打开?
堵点在哪儿
保费贵,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新能源车辆的维修成本显著较高。在车险核赔领域拥有多年经验的明亚保险经纪人赵玉告诉和讯商业,新能源车辆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电池技术、电机驱动系统以及复杂的智能化设备,一旦发生事故,这些部件的维修或更换成本往往远高于传统机动车。
以较容易出现事故的保险杠为例,传统机动车的保险杠设计相对简单,主要是一个塑料保险杠皮加上几个雷达装置,用于辅助驾驶和安全预警。但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杠往往集成了多种电子设备,如毫米波雷达、前摄像头环影系统、大灯清洗等其他配置等,这些设备在提升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碰撞事故中也可能成为易损件,增加维修成本。且在维修过程中,维修师傅不仅需要更换受损的保险杠皮,还需要对内部的电子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不仅增加了难度和时间,也提高了费用。
其次,新能源车的配件成本普遍高于传统机动车。赵玉介绍,今天的机动车与1980年的机动车没本质区别,研发成本可以分多年均摊,单个配件升级改动小,制造生产成本低。但新能源车迭代速度快,各种新电子设备两三年就日新月异,研发成本高,单个配件淘汰快,成本只能在短期内均摊,很难通过边际成本的逻辑来降低价格,这也导致新能源修车成本难以下降。
同时,新能源车配件模块程度高也是维修成本高企的重要原因。当下,新能源车企往往选择车身整体铸造和电池整体封装等先进工艺,通过简化生产流程、减少零部件数量,实现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但这些新技术降低厂家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推高了用户的维修成本。
更何况,车企也有自己的“小心思”。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竞争的加剧,车企开始寻找新的盈利点,后期维修成为了他们的新目标。有维修师傅表示,新能源车出事故以后,车企和维修厂出于安全性和技术不足以及盈利方面的考虑,往往选择“以换代修”,这无疑加大了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
种种因素影响下,新能源车的赔付率远高于燃油车。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数据,2022年新能源车险单均保费为4139元,比燃油车单均保费高81%。
除了维修成本贵,新能源车险不受“待见”还有其他原因。一位保险公司精算师表示,保险是高度依赖数据积累的一个行业,但我国新能源车保险服务及定价系统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足够的历史数据和经验积累,险企在定价时往往缺少参考。且由于各家车企的产品和技术标准参差不齐,保险公司需要针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新能源车制定不同的保险方案,这给保险公司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运营成本和复杂度远超燃油车。
价格能不能打下来?
尽管车主和保险公司对于现状都不太满意,但好消息是,政策暖风正频频吹来。
3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明确表示,将会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的定价机制,助力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随后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高层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也提到了未来商务部将研究降低新能源汽车保险费费率,以切实解决群众购车时的后顾之忧。
可以预见的是,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新能源车险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更何况,随着新能源车驶入千家万户,新能源车险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巨大的、诱人的蓝海市场。东吴证券的一项数据预测显示,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865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17.9%;2030年,保费规模将达4541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2.1%。
这样一个确定性市场,保险公司显然不想错失良机。实际上,以头部险企为代表的的保险公司正迅速转变传统观念,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以期待通过优化定价机制、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逐步改善盈利状况。
上述精算师表示,新能源车险,不仅仅是一个保险产品的推出,它更像是一场行业的变革。由于新能源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保险公司正在重新审视其风险评估、定价策略、产品设计以及服务流程。与传统机动车险不同,新能源车险不再只是简单地根据车辆价格、使用年限和车主驾驶记录来确定保费,而是综合考虑电池性能、续航里程、车辆智能化程度以及整体车型的理赔率等多个维度。这种综合性的风险评估方式,要求保险公司具备更加先进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风险评估技术。
在产品设计上,目前新能源车险产品正在变得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新能源车,其风险特点和保障需求都有所不同。保险公司正针对不同车型,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车主的需求。此外,由于新能源车的技术复杂性和维修成本高昂,保险公司在处理理赔时需要更加迅速、准确和专业。这要求保险公司加强与维修站点、电池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合作,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理赔服务网络。
然而,这些改进和优化的过程需要时间逐步推进。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持续提升,预计在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逐步成熟后,保费水平将会趋向更加合理和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保险公司,新能源车险也已成为车企争夺的战略高地。蔚来汽车、宝马、理想汽车等多家车企纷纷下场,通过设立和收购保险经纪公司来完成自己保险板块的布局,比亚迪则直接收购了一家保险公司,如愿获得经营车险资质。
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传统的保险公司,车企在车辆和驾驶数据的掌握上具有显著优势,这使得它们能够更精确地评估车辆和驾驶员的风险。同时,车企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售前和售后服务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保险销售和理赔业务,无需投入过多额外成本。此外,车企若能借助针对性的研发设计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辆的维修便捷性和保养简易性,这将有助于降低其维保成本。因此,车企涉足车险市场,不仅能够丰富车险产品的多样性,同时也为车险保费的合理控制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从而为车主提供更加实惠的保险选择。
申明:本篇文章只做学习交流使用,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图片来源标注或者水印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